鸭子养殖技术的好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育雏管理
购雏时间:晚稻收获前40天左右购回雏鸭。
育雏环境:室内地面上垫松软的稻草,采用小栏分隔方式,室温保持在20℃~26℃。
防扎堆:每隔一段时间用手轻拨雏鸭,防止被挤死。
饲养管理
饲料:雏鸭15日龄后可逐渐放入小水池训练,30日龄后先在小田放养,并插上系有随风而动之物的竹竿。
放养:从收获较早的地块开始逐步向收获迟的稻田移动放养,适当放水供鸭自由觅食,晚上将鸭群赶到棚周围过夜,并补喂饲料。
网床饲养:利用网床饲养可缩短生产周期,减少疾病,提高养殖效益。
赶养
逐步移动:从收获较早的地块开始逐步向收获迟的稻田移动放养。
夜间管理:晚上把鸭群赶到棚周围过夜,并适当补喂饲料。
注意事项
放养环境:不宜在深草、大坎等处放养,以免受蛇、黄鼠狼等侵害。
鸭舍建造:鸭舍应建在地势干燥、安静、水源充足、通风采光好、交通方便的地方,舍内网架下面可铺半倾斜水泥地面。
品种选择
抗逆性强:选择抗逆性强、适于圈养和放养的品种。
食性广:选择食性广、食量大、肌胃发达、消化能力强的品种。
放养时间
果树繁衍生长盛期: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野菜、果实等食物。
园地选择
果园放养:果园里的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适合放养鸭子,鸭子可起到控草的作用,鸭粪可为果树提供优质肥源。
棚舍建造
塑料大棚鸭舍:可因地制宜,在不远离放养园的情况下采用依山靠崖、旧建筑物改造等方法建造塑料大棚鸭舍。
设施:棚前要围圈出一定的活动场地,并在场地内放置料槽和饮水器槽。
放养方法
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每亩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
日常管理
饲料管理:不同生长阶段需要不同营养成分的饲料,保证饲料新鲜、清洁。
水质管理:保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定期清理水塘或水池。
饲养密度: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保证养殖舍内的空气流通。
巡查:定期巡查养殖舍,观察鸭子的生长情况、行为表现和排泄物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鸭子的养殖效益,确保鸭子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