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小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喂料方法
对于新买回来的牛,第一次饮水量在10~15千克左右,添加多维太保以补充营养元素,促进新陈代谢和提高免疫力。
第一次饮水3~4小时后,可以给牛第二次饮水,水里可以加一些麸皮。
在牛进场4~5天后,可以饲喂混合精饲料,量由少到多,逐渐添加,10天后恢复正常饲喂量。
喂料时,为防止消化不良,建议拌料使用安胃太保+多维太保,以健胃、促消化、促反刍。
驱虫方法
牛在进场第5~6天后,可以开始驱虫,一般选用阿维菌素,一次用药同时驱除体内外多种寄生虫。
使用畜小牧—阿维菌素透皮溶液,每100斤体重用5~7ml,用药后5-7天重复使用一次,驱虫效果更好(一般1-3个月驱虫一次)。
驱虫3天后,建议灭头牛饮水、拌料使用安胃太保,进行健胃。
饮水方法
保证牛有充足的清洁饮水,水源应清洁,饮水量应充足。
在夏季,还应适当增加饮水量,以防止牛中暑。
饲养环境
选择温度、湿度适宜,夏季通风良好、冬季保温的畜舍。
保持圈舍卫生环境,经常打扫圈舍,换垫草,饲料中不能含有铁丝、牛毛、粪便等杂物,用具用后一定要洗刷干净,保持清洁,并定期消毒。
运动与护理
犊牛出生后应保证充足的饮水,避免暴饮暴食。
定期增加运动量,几周后进行人工驱赶增加牛犊的运动量,增强体质,促进牛体健康和皮肤发育。
定期进行消毒,减少疾病传播。
饲料选择与搭配
饲料选择上不宜选择研磨过细的饲料,以免影响牛的胃部发育。
饲料要多样化,包括青饲料、粗饲料和精饲料,合理搭配不同种类的饲料,满足牛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精饲料包括玉米、豆粕、棉籽粕等,粗饲料包括干草、青储、秸秆等,绿色饲料包括苜蓿、三叶草、玉米秸等。
疫病防治
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包括疫苗接种、消毒、隔离等,预防疫病发生。
加强兽医卫生管理,提高养殖人员的卫生意识,确保疫病发生时能及时防治。
繁殖与育种
选择优质种牛,注重品种改良,适应市场需求。
掌握牛的繁殖生理和繁殖技术,如发情鉴定、配种时机,提高繁殖成功率。
建立详细的育种记录,包括配种、产犊、生长发育等,为育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小牛的人工养殖,确保牛的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