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獭需要遵循一系列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指南:
获取养殖资质
水獭是国家级保护动物,因此需要办理特种养殖证和特种经营许可证。这包括向当地林业部门和公安部门申请,并经过畜牧局、环保等部门的审核。
场地选择与建设
选择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水源充足且水质良好的地区。场地需要合理规划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及粪污处理区。
养殖池应包括深水区、浅水区和陆地活动区,采用无毒无害、耐腐蚀、耐老化的环保材料建造,如玻璃钢、PVC等,并确保结构稳固,防止渗漏。
栏舍建造
饲养小室面积应为2.8×3.5米,并设有3×1米的水池。室内备有木制产箱(1×0.6×0.8米),留一小孔,箱内垫干草。小室外设有用铁丝网围栏(高3米)的水泥地面。
运动场面积为4.5×10.5米,四周用高3米的铁丝网作围栏,运动场上设有3×6×0.8米的游水池,池中备有洁净的清水。运动场和饲养室相连。
饲养管理
饲料以新鲜的淡水杂鱼为主,每日每只供饲0.8-1.2公斤,并配合少量的动物肉渣、内脏和谷物、蔬菜等。在天气寒冷时,饲料标准需要增加25%。
夏季气温高时,可喂一些小鱼、泥鳅、青蛙和青绿饲料。成年水獭日喂3次,冬季每日喂两次。幼龄水獭日喂4次。
非繁殖期雌雄水獭应分开饲养,待繁殖期,把雄水獭捉到雌水獭塘里让其交配。产仔箱内要放上一些柔软的干草,以备母獭絮窝需要。
健康与行为管理
水獭容易驯化,驯化后的水獭可听出人对它的呼唤,并从人手中取食。需要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水池,让它们活动。水獭有磨牙的习惯,需要提供磨牙的物体。
定期清理水獭的排泄物,保持环境清洁。注意观察水獭的健康状况,及时隔离和治疗生病的水獭。
繁殖与幼崽护理
雌水獭的怀孕期约为2个月,一般在冬季产仔,每胎产1-5仔。幼仔出生一个月才睁开眼睛,哺乳期约50天。8个星期后,幼仔开始独立生活,3岁时性成熟。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水獭。请确保在养殖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关注水獭的福利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