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川芎的养殖方法如下:
种植方法
使用茎节(称苓子或芎苓子)进行繁殖。
种植时间:大暑至立秋节间。
种植方法:先将川芎刨出,选择大小一致、无病害、健壮的茎节做种秧,剪去上尖,截成带有节盘的3厘米长小段种秧,并用25%的可湿性滴滴涕药液浸种后栽种。每亩需种秧100公斤左右。
种植方式:小暑至大暑节间早熟作物成熟后,抓紧时间施肥、翻地、整平、做畦,按行距26~33厘米划浅沟,每15厘米放种秧两节,覆土埋严,浇水,5~7天可出苗。也可在玉米、茄子地里套种。
田间管理
出苗后,要注意查苗、补苗。
生长期要及时松土、锄草、浇水。
秋分节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
上冻前,盖一层圈肥,翌年春打碎粪块搂平,浇水。
病虫害防治
根腐病:在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退菌特粉剂1000~1500倍液喷治。
虫害:主要有绵虫为害,可用40%乐果乳油2000倍液喷洒。
收获加工
栽种后的第二年大暑至立秋节茎叶枯黄后将根刨出,去净泥土、须根,晒干入药。
其他注意事项
川芎较为耐寒,能忍耐零下5度的低温,在南方可露地栽种,但北方需要保暖,及时修剪枯老、病弱、徒长的枝条,清除杂草,翻新土壤,促进植株的整体生长。可以将树干部位涂白,或者捆绑草绳保暖,地面覆盖土壤、塑料薄膜或者草席,增强抗寒能力。
川芎喜温和气候,适宜生长温度在20度至30度之间,夏季温度过高时需要做好遮阴,冬季温度较低时需要搬到室内。
通过以上步骤,您可以成功养殖盆栽川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