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斑海鳗的养殖主要包括池塘设置与消毒、放养密度、饲料投喂、水质管理以及分级饲养等步骤。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养殖方法和建议:
池塘设置与消毒
池塘面积应在1~2.5亩之间,水深保持在1米左右。
池塘需要设置进排水装置,并安装30目的纱窗布,防止鳗苗随水流流失。
池塘清整后应经过一周的阳光曝晒,放养前10天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
放养密度
普通每亩池塘可放养50克的海鳗7000尾左右,可适当搭养少量滤食性或底栖杂食性鱼类如鲢、鳙、鲤、鲫等,以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益。
每平方米水面放养鳗苗约0.1公斤。
饲料投喂
在池塘各边放置数个饲料台,将人工饲料放在饲料台上让海鳗摄食,日投饵量可为鱼体重的2%~3%。
饲料应投在饵料台上,便于清理残饵,每天投饵2次,投饵量约占鱼体重的5%~15%,具体根据残饵量、天气情况、摄食情况及饵料质量调整。
在刚入池的前7~10天内不投饵料,起捕出售前3天也不投饵料。
水质管理
海鳗适宜生长的水质条件为溶氧量5~10毫克/升,PH值7.2~9,透亮度20厘米左右。
定期检测池塘水的pH值、溶解氧含量、温度等指标,保持水质稳定。
水质变坏时,应排出部分旧水,注入新水。如发现海鳗集中在水面并围绕池塘边转,说明水中的溶氧量不足,此时应启动增氧机增氧。
分级饲养
每隔1个月要分疏一次,使同池塘饲养的海鳗规格整齐、密度相宜。分疏时,可使用光洁的鱼筛间格,并用水花淋洒海鳗,使它们活跃起来,自然滑过鱼筛间格。
其他管理
适当的光照有助于培养水色,抑制寄生虫和病菌的繁殖。在光照强烈的情况下,需要使用黑色遮阴网;在光照较弱的情况下,使用白色保温膜。
保持水温相对稳定,温差不宜过大。在土池养殖中,需要保持2.5米以上的水深,以形成上下温跃层。
水体中的盐度应保持在2-5‰之间,氨氮含量和PH值也需要综合考虑。
以上是花斑海鳗养殖的一些基本方法和建议,具体养殖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