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鲟鱼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和工厂化养殖三种模式。以下是具体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
池塘养殖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通常在5-10亩,水深3米左右,水质要求干净清澈无污染,水源充足且交通便利。
池塘应远离居民区、工厂和交通要道,同时保证通讯方便。
清塘消毒
在放苗前15天,用生石灰兑水泼洒全池,进行消毒,然后浸泡三天排空,再用清水冲洗。
在放苗前十天,将水位加深到80厘米,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苗种放养
选择健康、无病害的鲟鱼苗种,规格在20厘米以上,放养密度一般为500尾每亩。
放养前要进行试水,将鱼苗放入网箱中观察2天,确认无异常后再放入池塘。
饲喂管理
主要投喂配合饲料,投喂量约为鱼体体重的3%,日投喂3-4次。
饲料要适口,粒径适中,保持半小时以上不散开。
日常管理
每天定时喂食、消毒食物、打捞食物残渣,保持水质清洁。
水质不佳时要及时换水,并定时进行消毒。
网箱养殖
养殖场选择
网箱养殖设施应建设在水质优良、开放、流动的水体中,面积和深度根据养殖规模和鲟鱼规格确定。
养殖准备
清洗水泥池,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然后换清水浸泡几天。
进出水口要覆盖网纱,过滤水源。
鱼苗放养
鱼苗放养前要进行消毒,使用盐水或石灰水浸泡后,清洗干净后放入网箱。
放养密度根据鱼苗大小和水温情况调整,一般每平方米放养600-300尾。
喂养
鲟鱼主要吃水底生物,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饲料虫等。
也可以投喂人工配制饲料,蛋白质含量应在42%-45%之间。
管理任务
每天定时喂食、消毒食物、打捞食物残渣,保持水质清洁。
定期检查网箱,防止鱼逃逸。
工厂化养殖
特点及优缺点
工厂化养殖通过现代化设施实现全程信息化监控管理和机械化操作,抗自然灾害能力强,节约人力成本,水温可人工控制。
缺点是养殖成本高,水体质量较差,养殖密度高,影响成熟原料雌鱼的品质。
养殖准备
建设现代化的大型工厂,建立完善的养殖系统,包括室内循环水养殖设施。
鱼苗放养
放养前进行严格消毒,确保鱼苗健康无病害。
饲料应用
主要使用高蛋白质的人工饲料,颗粒料在水中稳定性要高。
水质管理
通过循环水系统保持水质稳定,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调整。
总结
人工鲟鱼的养殖方法各有优缺点,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如资金、场地、市场需求等因素。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适合小规模养殖,而工厂化养殖则适合大规模、高效、可控的养殖需求。无论采用哪种养殖模式,都需要做好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疾病防治等日常工作,确保鲟鱼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