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鹌鹑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准备
选择通风良好、干燥且安静的地方建立鹌鹑舍。
舍内可以采用网床养殖,方便清理粪便,也可以采用地面平养,但要保持地面干燥整洁。
温度控制
刚出壳的雏鹌鹑需要较高温度,一般保持在35℃至37℃左右,之后每周降2℃至3℃,直到成年鹌鹑适宜温度大概在20℃至25℃。
饲料投喂
雏鹌鹑开食可先喂些蒸熟的小米、玉米粉等,稍大些后喂配合饲料,饲料中要有足够的蛋白质、能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饲料要随着鹌鹑体型大小适当调整,雏鹌鹑饲料一般选择饲料糊之类的东西,便于消化。
光照管理
雏鹌鹑每日光照时长要保证14至16小时,有助于其采食和生长发育,成年鹌鹑可适当减少光照时长,维持在12至14小时。
疾病防控
定期打扫鹌鹑舍,做好消毒工作,常见的消毒剂都可使用,但要注意按正确比例调配。
按时接种疫苗来预防新城疫、禽流感等常见鹌鹑疾病。
养殖密度
雏鹌鹑养殖密度不宜过大,一般1周龄内每平方米可养100至150只,随着长大逐渐降低密度,成年鹌鹑每平方米养30至40只左右比较合适。
选种与配种
选择优良的种鹑,注意观察其外观和生长情况,选择健康、体型匀称的鹌鹑进行繁殖。
种鹑的配种年龄,雌鹑3月龄至1年,雄鹑以4~6月龄最好,繁殖期1年,年年更换。
孵化管理
鹌鹑的孵化有自然孵化与人工孵化两种,自然孵化可选择雌鸡、雌鸽代孵,人工孵化是采用鸡的孵化器。
孵化温度较鸡雏孵化温度略高,一般室温20~23℃即可,相对湿度应保持65%左右。
饲养管理
鹌鹑的饲养不需要太多人工,采用笼养方式较为常见,注意勤扫笼舍,清除粪便,保持笼舍干净。
饲料配方要合理,可用玉米、豆饼、菜籽饼、麦麸、骨粉、粗糠、食盐配制,混入食盐和维生素。
环境控制
保持室内环境温度适宜,夏季要防暑降温,冬季要注意保暖。
光照对鹌鹑的产蛋率有影响,产蛋期光照时间保持在17-18小时,光照强度为3.5-4.5瓦/平方米。
通过以上这些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提高肉鹌鹑的养殖效率和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