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鲟的养殖方法如下:
简易容器养殖
使用塑料红桶,底部铺3cm的沙子,洒湿后放入红鲟,桶口用纱布盖住。此方法适用于短期保存,一般可养活4-5天。
淡水养殖
幼蟹可随潮流到近岸或河口觅食成长,如果没有增氧设备,不能将锯缘青蟹放在水里,否则会缺氧死亡。建议先在淡盐水中浸泡几分钟,再放入盆中,可放一周以上。
水泥池养殖
建设养殖场,最好有池塘,如果没有则需修建水泥池。池子大小根据鱼体型和数量决定,一般长4米、宽3米、深2米以上。养殖前要清洗水泥池,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再换清水浸泡几天。放养前要准备饲料和增氧机,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
网箱养殖
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库、湖泊和河流,水体面积应在100亩以上,水深5米以上,底质为泥沙或沙泥。网箱规格视鱼种大小而定,一般为双层网箱,网目依鱼种大小而定。放养密度根据鱼体大小和池塘条件调整。投饵管理使用全价人工配合颗粒饵料,根据水温、天气、水中溶氧和鱼的活动情况调整投喂次数和量。
山区流水养殖
利用山区丰富的山泉水,水质好、溶氧高、落差大等特点,在水源地附近修建鲟鱼养殖池。池深1~1.5米,水深0.6-1米。依托地理地形,构建室内环境,一般建议采用钢结构厂房或框架厂房。水源处理上,要对水质进行监测和处理。
建议
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根据养殖条件、资源情况和养殖经验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如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或流水养殖。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水源,使用增氧设备,确保水中溶氧充足。
饲料管理:提供干净、消毒的饲料,根据红鲟的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饲料类型和投喂量。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鱼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确保养殖过程顺利。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红鲟的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