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养殖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选址:选择在交通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建塘,池子水的质量要好,排灌方便,池子底部要平整。
水质:水体溶氧量要在5mg/L以上,PH值为7.5-8.5。养殖地周围使用水泥或木板建造围墙或围栏,以防蟹逃跑。
清塘消毒
清除过多淤泥,只留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250公斤,药后7天过水1次,排除污物,然后晒塘3-5天后加新水。
适当种一些水草,也可以放入适量田螺。
放养蟹种
在初春季节,水温为4-8℃时进行放养。在水草丰茂、水质清新的环境下,一般每亩投放规格为800-1200只左右的蟹苗(根据蟹苗规格而定)。
饲养管理
在螃蟹生长旺季,要适量投喂营养丰富的物质,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小麦、玉米、南瓜等。秋季时增加螺蛳、小鱼、河蚌等动物性饲料。
定期观察水质变化,保持水深在0.6米-0.8米,高温季节可调整到1米-1.2米。池塘水需要7天-10天换1次,高温时3天换1次水。使用光合细菌调节水质,每亩地洒3公斤-5公斤。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水体中的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保持水质清新。适时换水、增氧,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增加换水频率,防止水质恶化。
使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促进有益菌群生长,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
病害防治
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定期进行水体消毒,一般每月泼洒一次生石灰,起到消毒、净水和增钙的作用。
及时捞除腐烂的水草,保持池水清洁。在河蟹蜕壳期间,增加水体钙离子含量,一般每亩水面用生石灰5~10公斤,化水后全池泼洒,15~20天泼洒一次。
日常管理
坚持早晚各巡田一次,检查水质状况、河蟹摄食情况、水草附着物和天然饵料的数量,以及防逃设施的完好程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在高温季节,增加水体钙离子含量,防止热水灼伤蟹体。换水一般选择在傍晚至次日上午10时进行,3~5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5厘米左右深。
市场销售与经济效益
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和消费水平,制定合理的销售策略和定价策略。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和趋势,提前进行市场预测,对养殖计划进行调整和优化。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螃蟹的养殖效益,减少疾病发生,确保螃蟹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