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河鲈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2~5亩,水深1.5~2.5米,池塘底泥10~20厘米。
水源:充足且无污染,可以使用井水或水库底层水。
增氧设备:每3亩池塘配备1.5千瓦的增氧机一台及动力设备一套。
清塘:放养前10~15天,用10千克/亩漂白粉或100~150千克/亩生石灰干法清塘,杀灭病源菌。
水质调节
加注新水:每15天左右加水一次,每次加水20~30厘米,水透明度低于25厘米应及时更换新水,每次换水量不超过原水量的1/4。
泼洒生石灰:每隔20天施用1次生石灰,每亩水面用量15~20千克,兑水成乳全池泼洒。
增氧机增氧:遵循“三开、三不开”的原则,保证池塘中溶氧丰富。
饵料投喂
早期饵料:投喂浮游动物如轮虫、小型枝角类、桡足类等。
后期饵料:每天投喂切碎的小杂鱼等补充动物蛋白,经过15~20天的培育,鱼苗可长至3厘米,然后转入饵料丰富且有水草作隐蔽场所的池塘养殖。
驯食:鱼种放养第二天,投喂鱼浆驯食,约一星期驯食正常,可以摄食新鲜的死鱼或水生昆虫和甲壳类。
日常管理
勤巡塘:早晚各一次,观察水色,搞好鱼病防治和防逃、防盗工作。
饲料管理:投饵量根据水温的高低或天气好坏灵活增减,投饵率在0.5%~10%之间。
疾病防治:定期消毒,预防为主,一旦发现病害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
选种与准备
选择健康种苗:购买鱼苗时,要选择活力强、体色鲜艳、无病害的种苗。
准备养殖设施:包括鱼塘、过滤器、增氧设备等。
调整水质:在养殖前7-10天,要对鱼塘进行充分的曝气和沉淀,定期检测水质,保持适宜的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
饲料准备
鲈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根据鱼的生长阶段和食欲调整饲料种类和投放量。
使用高效饲料添加剂,如甲宝裕,以提高摄食量和保护鱼体健康。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河鲈鱼,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