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公鸡怎么养殖

左芳精彩说 · 2025-01-07 18:14:43

全是公鸡的养殖方法如下:

种公鸡的饲养

饲舍安排:种公鸡应饲养在鸡舍入口处最前端的围栏内,便于观察和管理。在育雏育成期,可以使用商品代肉鸡的育雏料(无球虫药)。

骨架养护:7日龄时要达到目标体重140克,必要时可饲喂高蛋白高能量的开食料。4周龄时进行全群称重分栏,淘汰特别小的鸡只。10周龄时做最后一次选种工作,此后至交配开始不要再对种公鸡做任何工作。

饲养密度:确保种公鸡的饲养密度不要拥挤,一般应3只公鸡/平方米~4只公鸡/平方米,提供充裕的采食空间(15厘米/只),饲喂器的运转速度要足够快(最快2分钟/栏~3分钟/栏)。

育雏阶段

公母分饲:在育雏期采取公母分饲,以便于细致管理和控制公鸡的体重。饲料量要根据饲养标准灵活计算,1~7日龄通过料盘喂给,1周后使用料桶,高度根据公雏背的高度随时调整。

断喙:断喙日龄一般控制在6~8日龄,断喙要准确,标准是从鼻孔边缘到断处应为2毫米。断喙前后应添加饲喂一些多维素,减少应激。

提早限饲:从4周龄开始对种公鸡实施限饲方案,以控制体重在混群前控制在母鸡体重的130%~140%。

育成期

体重管理:在6周末体重应达标,最好超标100~200克,最少超标50~100克。14周龄时超标50克。前期体重达标非常重要,没有达标的不要采用无料日的限饲方式。

光照管理:建议1日龄用24小时,2~4日龄23小时,5~7日20~22小时,8~14日20小时,从第二周开始逐渐减少光照时间,到24~25日龄减少到8小时,直到加光前维持不变。

选择与操作

种公鸡的选择:在6~8周龄时选择体重大的个体,腿长、强健而直,脚趾正常,结构匀称,体态良好,关节无畸形。龙骨长而直,胸部羽毛生长良好,脊背长而直。选留以公母比例1∶(7~8)为宜。

剪冠:在育雏早期对种用公雏进行剪冠,操作时要谨慎小心,防止剪破头顶皮肤。在南方炎热地区,可只把冠齿剪掉,以免影响散热。

切趾:在初生雏出壳后2~3天内进行,使用专用的切趾器,分别将左右两脚的两个内侧脚趾带指甲的第一关节切去。

烙距:在1日龄或6~9日龄采用电烙铁烧灼距部,以阻止距的生长,防止种公鸡在自然交配过程中抓伤母鸡的背部。

放养管理

场地选择:选择符合无公害要求的场地进行放养,例如林地、河滩、山坡、草地、荒地等。场地应具备环保监测认证,并具备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和干燥等条件。

鸡棚舍修建:在放养场地内建造一定数量的简易鸡棚,供鸡只休息和避风雨。鸡棚的尺寸为宽5米、高2米,并根据需要确定长度。

围栏的修建:在鸡场周边设立围栏,围栏高度为1.5米,每隔2米设立一个木桩,然后将塑料网或钢网固定在木桩上,形成围栏。饲养密度一般控制在每亩1000~3000只。

设备、料桶和饮水器:根据饲养鸡只的数量,在鸡棚外部配置适量的料桶和饮水器。通常是每50只鸡只配备1只料桶和1个饮水器。

放养与管理:初次放养时,雏鸡出生后约1个月左右,体重达到0.25~0.3千克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