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群租问题通常有以下几个步骤和措施:
举报
向当地社区居委会、街道办事处或房屋管理部门举报群租现象。
向公安机关或城管部门举报,尤其是当群租房人均居住面积低于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时。
法律依据
根据《商品房屋租赁管理办法》,出租住房应以原设计房间为最小出租单位,人均租住建筑面积不得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标准。
处理措施
房地产主管部门可责令整改,并对个人处以最高3万元罚款,对中介处以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公安机关可警告并处罚款,如果群租房内存在制造噪声等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行为。
其他建议
通过税收等手段对市场进行调控,对逃税人群加大查处力度。
在“业主公约”中对群租现象进行规范。
城市管理者应考虑将廉租房政策惠及流动人口,以保护群租族的居住权。
联合治理
房地管理部门应会同综治办、公安、人口、消防、工商、税收、街道社区等部门开展联合治理。
市场调节
对群租房所得超额利润征税,并收取高额物业管理费。
具体案例
对于群租和空调安装扰民现象,执法队员会上门核查取证,并可能开具《责令改正通知书》。
处理群租问题时,应确保采取的措施合法合规,并考虑到所有相关方的权益。同时,通过综合治理手段,将群租现象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