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人工港养
选择地点人工挖沟筑港,建设人工养鱼港,将荒滩废地改造成有生产力的鱼港。养殖期需调节水质、水温、水量等,适合鱼、虾生长。
池塘养殖
淡水混养:以淡水家鱼为主,混养10%~20%左右的梭鱼。
梭鱼主养:以梭鱼为主,混养淡水家鱼。在虾池里混养梭鱼可以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一般在对虾4厘米~5厘米以上时开始放养梭鱼苗,规格10厘米左右,每亩100尾~200尾。
海水鱼虾混养
在养虾池里混养、套养梭鱼、鲻鱼及罗非鱼等,可以提高虾池产量及经济效益。梭鱼养殖密度为每亩100-200尾,规格约10厘米。
盐田养殖
利用盐场贮水池养虾,梭鱼在此类养殖中产量占40%~60%。盐田养殖成本低,易于推广,但需解决渔、盐生产用水的矛盾。
养殖设施与管理
养殖池面积
梭鱼养成池的面积应尽量大一些,一般在10-20亩之间,池形以长方形为好,池深1.5-2.0米,底质为泥砂土结构。
水质管理
水质是梭鱼养殖成功的关键,需保持水质肥、活、爽。定期换水,每次换水30%左右,保持水深在80-160厘米之间。
饲料与投喂
梭鱼对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需求较高,饲料应定时、定点、定量、定量投喂。投饵时应遵循“四定”原则。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水体消毒,每半个月每立方米用二溴海因消毒剂0.2克进行全池泼洒。在养殖过程中,应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及时捕捞和操作要小心,避免擦伤鱼体。
日常管理
控制水温、溶解氧,保证良好的养殖环境。适时分养,每隔10天抽样检查1次,每天测量水质、水温。
亲鱼培育与繁殖
亲鱼选择
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以雄鱼3龄以上,雌鱼4龄以上为好,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
催产与孵化
催产剂有鲤鱼、梭鱼的脑垂体,每千克体重剂量15~30毫克。受精卵在盐度10‰以下为沉性,在13‰左右为半浮性,在15‰以上为浮性。孵化时,水温应保持在14~24℃之间。
苗种培育
梭鱼苗种培育池的面积一般在1~5亩之间,水深1.0~1.5米,底质为泥砂土结构。放养密度为每亩10万~15万尾,经20~30天培育,梭鱼夏花鱼种达2.0厘米。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梭鱼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