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假合同通常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合同主体
确认合同中的公司或当事人是否真实存在,可通过工商局查询营业执照信息。
公章和签字
检查合同是否加盖了经过公安局备案的公章,而非私章。
确认签署人是否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如果不是,则要求提供企业的授权书。
合同条款
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合理,是否存在合同诈骗的可能。
注意合同中是否有高额回扣、过分优厚的条件、苛刻的个别条款等可疑迹象。
履约能力
要求对方提供履约能力的证据。
合同文本修改
如果合同中有手写修改部分,可以申请法院进行笔迹鉴定,判断书写时间是否一致以确认是否被篡改。
对于打印部分的篡改,同样可以申请法院鉴定。
其他情形
警惕以高额回扣为诱饵、利用关系蒙蔽对方、异地签订合同等情形。
确认合同是否为虚构单位名称或当事人姓名、使用假担保物等欺诈行为。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和第一百五十三条,虚假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如果怀疑合同为假合同,建议咨询专业律师并采取法律手段进行鉴定和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