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怎么算

社会有识 · 2025-01-07 19:37:17

时效的计算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规定,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一般时效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这是《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的规定。

特殊时效

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除非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分期履行债务

对于分期履行的债务,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无履行期限的债务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债务,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提出履行要求之日开始计算;债权人给予对方宽限期的,则该宽限期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

附条件或期限的债务

附条件或期限的债务,诉讼时效期间从条件成就或期限到来时开始计算。

侵权行为

因侵权行为发生的请求权,诉讼时效期间从受害人知道有侵害行为及加害人之时开始计算。

人身损害赔偿

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计算;伤害当时未发现的伤情,后经检验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

其他特殊情况

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对其法定代理人提起的请求权诉讼,诉讼时效期间自该法定代理终止之日起计算。

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自受害人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即从年满十八周岁之日起计算三年。

建议

及时了解权利:权利人应尽快了解自己的权利是否受到侵害,并确定侵害人和具体损害情况。

保留证据:及时保留与权利受到侵害相关的证据,如合同、欠条、医疗证明等。

履行催告:在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应积极向义务人催告履行义务,并注意保留催告的证据。

法律咨询:在诉讼时效即将到期时,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了解如何延长诉讼时效或采取其他合法措施保护自己的权利。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诉讼时效的计算方法,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