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养殖孵蛋的方法主要分为自然孵化和人工孵化两大类,具体步骤如下:
自然孵化
利用代孵鸡
利用抱性强烈的乌骨鸡及土种草鸡来代孵,并用醒抱药催醒有抱性的母孔雀。
体型小的抱鸡每次只能抱孵4~6个孔雀蛋,每天上午、下午定时放出或抱出2次进行排粪、饮水和谷粒,约15分钟后抱回继续孵化。
孵化环境
孔雀的孵化期为26~28天,在孵化期间,将抱鸡每天上午、下午定时放出或抱出2次,进行排粪,同时供应饮水和谷粒,约15分钟后抱回继续孵化。
人工孵化
设备准备
使用电孵机,将孵化盘按孔雀蛋的尺寸改制后进行孵化。
孵化室温度维持在24~27℃,出雏期温度下降0.5℃。
温度控制
孵化前期(1~10天)温度为38~37.2℃,中期(11~20天)为37.2~36.8℃,后期(21~27天)为36.8~36.2℃。
在孵化中后期,当蛋温达到38.8℃时,需要进行晾蛋,每天晾1次,每次晾蛋时间根据情况灵活掌握,直至蛋壳温度降至37.5℃。
湿度控制
相对湿度维持在60%~65%,出雏期最好采用70%。
孵化室相对湿度保持65%~70%。
翻蛋
从人孵的第二天起,一般2~4小时翻蛋一次,翻蛋角度为90°,第22天停止翻蛋。
照蛋
在孵化后第9天和第24天分别进行照蛋,剔除无精蛋和死胚蛋。
晾蛋
在孵化中后期,当蛋温达38.8℃时,为防止内烧应晾蛋,一般孵化18天时每天晾1次,第22~26天每天晾2次,晾蛋时间长短不等,根据情况灵活掌握。
注意事项
种蛋存放一般不要超过2周,蛋形正常,大小适中,蛋壳厚薄均匀,颜色协调一致,色泽鲜艳。
入孵前种蛋需进行消毒,一般采用熏蒸法,使用高锰酸钾和福尔马林在25~30℃温度下熏蒸20分钟。
在整个孵化过程中,要确保通风换气良好,以免出现畸形或胎位不正等现象。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孔雀蛋的孵化率,确保孵化出健康的孔雀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