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闸蟹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养殖大闸蟹需选在远离村庄、工矿区,自然环境优良,无污染,蓄水方便,水草资源丰富的水池中。
水温控制
养殖过程中需将水温控制在22~25℃之间,水温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大闸蟹的生长。
水质管理
养殖大闸蟹的水体溶解氧需在5毫克/升以上,pH值7.5~8.5,氨氮0.1毫克/升以下,硫化氢0.01毫克/升以下。
定期对养殖区域的水质进行检测,保持水质清洁,及时调水或加水,换水量根据情况而定,每次换水水深10~20厘米,先排后灌。
消毒与清塘
养殖前需用生石灰将水池消毒,养殖前可以在水池中施加足量的有机肥。
清塘时,清除过多的淤泥,只留淤泥10厘米左右,用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200至250公斤,以达到彻底的清塘消毒,除杂除野,杀灭病菌,改善底质的目的。
水草种植
水草是大闸蟹的天然饵料之一,并能起到良好的净化水质的作用,也是大闸蟹栖息、躲避敌害的场所。
主要种植藻类、水藻、茭白、水花生、莲藕等水生植物。
蟹苗选择和放养
选择生长速度较快、体质健壮、肢体齐全、甲壳完整、爬行活跃、规格整齐的蟹种。
放养前对蟹苗进行消毒,避免污染水质。选择晴好天气进行放养,将蟹种均匀放在蟹池四周的池边上,让其慢慢爬入水中,切勿直接成堆倒入池中。放养时水不能太深,以1.5-2米最好,温度在20-25℃最合适。
饲料投喂
大闸蟹主要以水生小动物、昆虫、小鱼、小虾、软体动物等喂食,养殖时可以适量投喂,但投喂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影响水质清洁。
一般以植物性饲料为主,如小麦、玉米、南瓜等,秋季时增加螺蛳、小鱼、河蚌等食物。
日常管理
每日坚持巡塘,及时对水质进行检查,将螃蟹吃剩下的饲料及时打捞出来,避免水质遭到破坏。
根据螃蟹的生长状况和进食情况,合理安排饲料投喂量。
防逃措施
池塘周围要做好防逃措施,可以用水泥、布料等物品在池塘四周搭建起围栏,围栏的高度在30厘米至35厘米。
蜕壳管理
在螃蟹蜕壳前和蜕壳后,需要特别关注其饲料需求,增加饲料的投喂量,并投放适量的螺丝等硬质食物以帮助螃蟹顺利蜕壳。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大闸蟹的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