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鸟怎么养殖

予昇亲子 · 2025-01-07 20:13:22

白鹤鸟的养殖方法分为露天放养和笼养两种形式,具体如下:

露天放养

场地选择:场地面积300-450平方米,四周用铁丝网或砖墙围起。场地内种植部分植物,如芦苇、竹丛、灌丛等,供它们适当隐蔽之用。设置一个20平方米的浅水池,水池最深处为30-40厘米,最好内设有若干个高出地面20厘米的坡形土丘,供其站立栖息。场内可饲养8-10只白鹳。

笼养

笼舍面积:笼舍面积为直径10米、高4-5米的圆形笼,或7x6米的长方形笼,每只笼只能饲养一对。笼内需设水池,面积为3x2.5米,最深处为30厘米。笼内铺设水泥地坪,以便于冲洗。水泥地坪不宜粗糙,以避免损伤脚趾。

饲养管理:为了正常繁殖,应考虑白鹳的占区行为,饲养笼之间应相隔一定距离,不宜紧挨,也不能隔笼相见,以免影响营巢、交配。饲料以鱼为主,幼鸟期每天三次集中喂养,以泥鳅、虎鱼、弹涂鱼、鲫鱼为主。在野外,常食小鱼、水生昆虫、鼠、蛙、蛇等。2日龄时将鱼剪成小段,让它们自行吞食,15日龄后可整条吞食,日饲喂量在300-400克之间。它们觅食时,将鱼叼起,调整好方向,鱼头先入,即可吞食。每次喂食均任它们随意采食,直至食管充盈成筒状。幼雏对食物的消化过程相当迅速,只需2-3小时食道便空了,4-5小时后即发出似仔猪的单鸣声,显示出饥饿感。正常情况下,白鹳幼雏的生长发育异常迅速,3日龄即能嗑喙发声,6日龄长出正羽黑色羽芽,8日明显,10日龄初级、次级飞羽黑色羽芽排列显著,17日出现正羽,喙灰黄色,眼圈、下颌、喙基桔红色,肩羽、三级飞羽羽轴先端黑色,长20毫米,40日龄飞羽长出,65日龄开始试飞,70日龄则可自由飞翔。人工孵化白鹳较自然界野生幼雏飞翔时间约晚10天,其它生长指标均高于同日龄的自然雏鸟。管理上最重要的是控制温差,不能时高时低,此外幼雏的卫生也是育雏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

建议

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根据养殖目的(观赏、繁殖等)选择合适的养殖方式。如果是为了繁殖,建议采用笼养,以便更好地控制环境和饲养。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无论是露天放养还是笼养,都要确保环境干净、通风良好,并且提供足够的水源和食物。

注意温度和湿度控制:夏季要注意遮阳和通风,冬季要保暖,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

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食具和水池,消毒笼舍,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养殖白鹤鸟,并确保它们的健康和繁殖成功。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