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的孵化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应选择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僻静的地方,棚养。棚宽3~5米,长因养殖多少而定,场地应略高出周围地面。
远离棉田、果园等经常喷施农药的地方,以防蚂蚱中毒死亡。
种卵孵化
蚂蚱卵很小,外壳很薄,在孵化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一旦碰破就会影响孵化率。
对刚引进的种卵要及时孵化,具体做法是:在养蚂蚱的大棚内找一处阳光最充足的地方,把土耙细耙平,然后把种卵均匀撒在上面,再用细土覆盖1厘米即可。此时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0%~30%之间,如果棚内温度在28℃~33℃,种卵10~15天即可孵化完毕。若利用土粪发酵的温度来孵化种卵,效果更佳。
温度控制
孵化过程中,棚内温度应控制在25℃~32℃之间,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量15%~18%。
低于14℃或高于40℃时,蚂蚱逐渐停食死亡。在气温达到28℃~30℃时,蚂蚱卵开始孵化。
光照管理
每天需要确保12个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长,通常十到十五天左右即可孵化成功。
幼虫管理
刚孵化出来的蚂蚱为白色,一天后变为黑褐色,采食量很小,只吃一些较嫩的玉米、高粱、小麦、谷子苗和一些单子叶的嫩草。
在蚂蚱未孵化之前应在棚内种上玉米、小麦、谷子等作物,作为蚂蚱的开食饲料,这样能减少幼蚂蚱的死亡率,加快其生长速度。
成虫产卵
长出翅膀的蚂蚱经过10天左右的生长发育,大都开始交配产卵。雌蚂蚱将卵产于土内2~3厘米处,每只蚂蚱每次产卵60~80粒,最多可达100粒。如温度适宜,15天左右卵即可孵化。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蚂蚱的孵化,提高孵化率和养殖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