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鱼卵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环境要求
池塘要求沙质底,淤泥少,面积2-3亩,水深1.5米以上,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的鱼池。新开池要视土质而定,酸性池及池水易混浊的池不适宜饲养桂花鱼。
清塘消毒
在四月五日用生石灰清塘,在四月十日前后在池的四角堆放草肥(如池底肥度较好可不施肥)并加注新水0.8-1.0米培育水质,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
饵料培育
将附有鲫鱼卵的鱼巢(浮把)放入塘中进行孵化,鱼苗密度一般每亩控制在50万左右,鱼卵可分2-3批放入,每批间隔一天,这样可兼顾规格不齐的桂花鱼苗均有适口饵料。另外,如果养殖的是会吃鱼卵的鱼,那么需要准备一个新鱼缸,将鱼籽捞出来放到另一个缸中培养。
亲鱼选择及培育
人工繁殖先选择1~2千克的健康无伤病的亲鱼专池饲养,喂以野杂鱼或商品饲料,可进行人工催产,注射鲤脑垂体或HCG、LRH-A等激素,任其自然排卵。鳜鱼卵微粘性,比重比水大,易沉入水底。在环道中孵化应加大流速,每秒不能低于0.2米。受精卵经3~4天,即可孵化出鱼苗。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获得较多的鱼苗。也可捞天然鱼苗养殖。
苗种培育
苗种培育宜用水泥池,面积以几十平方米为宜。要求水质清新有微流。另外要附设小型饲料鱼苗培育池(繁殖期与鳜鱼基本同步的其他鱼类),以保证活饲料的供应。鳜鱼有弱肉强食习性,缺乏饲料时会互相残食,影响成活率。在饲料充足的情况下,鱼苗经10~15天饲养,可育成3厘米左右的夏花鱼种。这时可转入成鱼养殖。
养殖方法
混养一是在成鱼池中混养,二是在亲鱼池中套养。一般5月份左右放养3厘米左右的鳜鱼种,野杂鱼较多的成鱼塘放20~40尾(所放家鱼最小规格应比鳜鱼大1倍),鱼塘亩放30~50尾;放养罗非鱼、鲫鱼较多的成鱼塘可多放,每亩50~70尾;罗非鱼繁殖过多的塘,每亩放100尾左右。混养鳜鱼的塘不宜再放养鲢、鳙等夏花,因鳜鱼长速快,会吞食小规格家鱼种。
以上步骤仅供参考,实际养殖过程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