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鲫鱼养殖的关键时期,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养殖方法:
清池培水
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1.5~2.5米,水质良好,水源充足,进排水便利,无污染。
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亩用60~75公斤生石灰或100~125公斤生石灰,将石灰浆全塘均匀泼洒,消毒后一般7~10天可放鱼种。
培水至嫩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在35厘米左右,施入腐热的鸡、鸭等动物粪便混合肥100~150公斤。
合理放养
选择适合主养的鲫鱼品种,如异育银鲫和高背体形异育银鲫,放养比例一般为鲫鱼80%,花白鲢等其他鱼种20%。
苗种放养前必须“试水”24小时左右,如无异常情况,在平均水温达到6℃~8℃时,即可正式投放鱼苗。
鱼种下塘前用每公斤10毫克高锰酸钾溶液洗浴3~5分钟,或3%~5%盐水洗浴5~10分钟。
每亩放养数量建议为1000~2000尾,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饲料投喂
1-2月水温较低,选择晴天中午按鱼体重的1%投喂优质菜饼,每3天投喂一次。
3月以后应每天投喂一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5%,直至繁殖为止。
在水温达到17℃以上后,除加强饲料投喂及冲水刺激外,还应选择晴天的上午9-10点用0.5克/米³的硫酸铜加0.2克/米³的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一次,调节水质,杀灭寄生虫。
日常管理
定期巡池,观察水质变化和鱼的生长情况,及时换新水,发现死鱼、病鱼,及时捞起掩埋。
适时开启增氧机,保持水质良好,pH值保持在7~8.5之间,使用水质调节剂或添加有益微生物,改善水质和底质。
饲料应存放在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受潮和变质。
制定养殖计划和管理制度,确保养殖过程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鲫鱼在春天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