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下蛋鸽子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饲养环境
鸽棚要保持干净,定期清理和消毒,防止病菌滋生。
鸽棚需要做好防水、防风、防暑工作,保障鸽子的身体健康。
鸽舍应避免猫、狗、蛇、鼠等动物的干扰。
食物
鸽子主食以稻米、玉米、豌豆等谷物为主,搭配新鲜蔬菜。
繁殖期要增加豆类饲料的比例,提供高蛋白质食物。
保持饲料种类丰富,避免单一饮食。
配对
选择品种、大小、年龄相似的一公一母进行配对,提高配对成功率。
及时给青年种鸽选择合适的种鸽配对,促进交配和繁殖。
日常管理
配对后8~10天开始产蛋,此时应上笼饲养或转移到有蛋窝的鸽舍内。
准备好产蛋巢,里面铺上麻布片,防止蛋破碎。
检查笼舍有无漏洞,防止外界干扰。
产蛋后及时检查有无畸形蛋和破蛋,及时取出。
对初产鸽要经常观察蛋巢是否固定,蛋是否集中在蛋巢的中央底部。
对新配偶要观察是否和睦,防止互相啄斗导致踩破蛋。
按时进行照蛋,及时处理坏蛋,无精蛋、死精蛋和死胚蛋应及时取出。
合并同时间的蛋进行成双孵化,提高生产率。
营养与饲料
优质饲料和合理的饲料配方能够满足种鸽在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
根据生长季节的变化,调整饲料配比,满足种鸽生长营养的需要。
供给足够的饮水量,保持鸽子的健康与繁殖力。
季节选择
最好选择春天繁殖,夏天太热要避免中暑,秋天和冬天太冷要避免受寒。
春季是鸽子繁殖的最佳季节,此时气候适宜,鸽子身体状况较好。
疾病防治
及时淘汰表现不佳的鸽子,提高整个鸽子群的质量。
增加蛋白质饲料和微量元素的供应,增强鸽子的免疫力。
注意改善鸽舍环境,做好通风和防虫工作。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鸽子的繁殖力和产蛋率,从而获得更多的下蛋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