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子怎么养殖

文娱教父 · 2025-01-07 23:21:36

养殖鹅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关键阶段,包括育雏期、育成期、产蛋期和修产期。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和建议:

育雏期

保温和防湿:雏鹅刚出壳不久,需要保持温度在28-30℃左右,湿度控制在55%左右。可以使用加热设备如红外线灯来保持温度,并确保鹅舍干燥。

开食:雏鹅开食应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青草和适口的饲料。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葡萄糖或维生素,以帮助清理肠道。

饮水:雏鹅出壳后应先饮水,水中可加入少量葡萄糖或维生素,以缓解运输过程中的应激。

洗浴:在幼雏期不要将鹅放在水里面洗浴,待满一周后进行浅水洗浴,以清洁羽毛并促进血液循环。

密度和湿度:育雏密度一般每平方米20~25只,湿度控制在60%~65%,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勤换垫草。

育成期

饲料和营养:育成期的鹅生长迅速,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饲料应粗饲料和精饲料结合,精料和牧草的比例为1:4。可以使用自配料,配方包括玉米粉粒、米糠、麸皮、豆粕、鱼粉、骨粉、贝壳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添加剂等。

饲养管理:每日饲喂4~5次,晚上加喂1次。保持鹅舍环境清洁,定期清理粪便和更换垫料。

疾病预防: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勤换垫草垫料,并做好鹅场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

产蛋期

饲养环境:保持产蛋期的鹅舍温度在20℃以上,晚上喂料时使用灯光照明,以保证鹅有足够的营养和适宜的环境进行产蛋。

饲料:增加精料的供给,确保鹅有足够的能量产蛋。

疾病防治:在饮水中加入抗菌药物,如氟哌酸、恩诺沙星等,从1日龄开始,连用1~3天,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修产期

饲养密度:根据鹅的体型和生长情况,适当调整饲养密度,确保每只鹅有足够的空间活动。

饲养管理:继续提供高营养的饲料,保持鹅舍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疾病防治和消毒。

其他建议

场地选择:选择地势高燥、阳光充足的地方,鹅场周围要有水质良好的水源和充足的草源,远离污染源和交通要道。

品种选择:选择体型大、耐粗饲、生长发育速度快、饲养周期短、增重效果好的品种。

疾病预防: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驱虫和消毒,发现病鹅及时隔离和治疗。

通过以上步骤和建议,可以有效地养殖鹅,提高养殖效益和成活率。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