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公猪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控制
第一周育雏室的温度约为25度,第二周为31度,第三周为27度,三周后可恢复常温。
哺乳期管理
为避免仔猪突然断奶造成的不适,最好在哺乳期进行教学,提前让仔猪适应饲料,弥补母乳不足。
饲料管理
种公猪的饲料要求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粗蛋白含量在15%左右,禁止喂食影响繁殖的饲料,可以适量喂食青饲料。
配种时期的饲料营养水平和饲喂量均高于非配种期,可以提高种公猪的生产繁殖效率。
公猪的饲料结构以精饲料为主,能量成分和蛋白成分应占80~90%,其他种类饲料占10%左右,可以使用小鱼、小虾、鱼粉、骨肉粉、血粉、蚕蛹及虫类等作为蛋白质来源。
日常管理
种公猪应采取单圈或小群饲养,避免猪群之间发生争斗。
定期进行清扫,保持猪体清洁,避免细菌滋生,定期给种公猪照射太阳,防止猪舍潮湿。
对种公猪进行定点管理,定点饲喂、定点排泄,并定期进行运动,增强体质。
配种管理
成年公猪的配种频率为三天一次,后备公猪一般一周1-2次。
在配种前1个月至配种结束应加强营养,饲粮中粗蛋白质含量在15%左右为宜,同时钙、磷比例保持在1.1~1.5:1,给予适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
健康与疾病预防
定期对种公猪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体质健壮、性欲旺盛,及时淘汰健康不良的个体。
做好驱虫工作,清除内部和外部寄生虫,确保种猪健康。
引进与调教
引进种公猪后,应单独进行隔离5-7天,逐渐进行过渡,让猪只慢慢适应新的饲养环境。
在6-7个月内进行调教,让公猪熟悉配种过程,每周可以收集1-2次精液。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大白公猪的繁殖性能和健康状况,从而提升整个猪场的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