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红薯的保温方法有以下几种:
室内储存法
选择无损伤、无病虫害的红薯。
将红薯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室内,最好是温度在10-15℃左右的地方。可以在地上铺一层木板或纸板,然后将红薯放在上面,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受潮。
每隔一段时间检查一下红薯,如有腐烂的及时挑出。
地窖储存法
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挖地窖。地窖的大小根据红薯的数量来确定。
将红薯放入地窖前,先对地窖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用生石灰撒在地窖底部和四周。
把挑选好的红薯小心地放入地窖,不要堆积过高,以免压坏底层的红薯。
地窖要保持通风良好,可以在地窖口设置通风口。同时,要注意控制地窖内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最好在10-15℃,相对湿度在85%-90%左右。
纸箱储存法
准备一个干净、干燥的纸箱。
在纸箱底部铺上一层报纸或干草,起到吸湿和保温的作用。
将红薯放入纸箱,不要放得太满,留出一些空间。
把纸箱放在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低温储藏法
在红薯入窖前一周对薯窖进行消毒,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800倍液,对窖内进行喷雾消毒。
在红薯收获后,要及时处理,及时入窖。可用70%的托布津1000倍液,或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按1:1比例将红薯浸湿,再捞出滴干入窖。
在红薯入窖后,采用各种方法,始窖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下,10℃以上。窖内温度低于15℃可以抑制病菌的活动,高于10℃可以避免冻害,达到安全储藏的目的。
加强储藏期的薯窖管理
红薯在立冬前入窖到第二年开春后出窖,可划分为冬前期、越冬期和立春后三个管理时期。
冬前期(在大雪之前)窖内温度较高且湿度大,因此重点是降温排湿。方法是在红薯入窖后及时安放竹筒,以利于通气降温排湿;当窖温高于15℃时要及时敞开薯窖降温排湿。当温度降到10℃或10℃以下的时候,要及时盖上窖口,使窖内温度保持在10-14℃之间。
越冬期(大雪到第二年的立春)主要工作是保温防寒,千方百计使窖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每隔几天就要检查一次薯窖温度。如果发现温度低于10℃,要及时加盖稻草。
立春后气温经常突冷突热,薯窖的管理主要是加强检查,调节好薯窖内温度,使之继续保持在10-15℃之间,并酌情补充水分,防止红薯糠心。
其他辅助措施
如果家里没有地窖,可以挖个小土坑,上面放点稻草,防潮。当温度降到15℃以下时,盖上盖子;把红薯一个个放在纸箱里,纸箱可以铺一些报纸,放在室内干燥的角落。红薯切成厚片,放在太阳下晒干,吃的时候直接煮熟。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对红薯进行保温储存,避免受到低温、潮湿等不利条件的影响,从而延长红薯的保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