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梭鱼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养殖条件
环境条件:养殖鱼池周围无污染源,生态环境良好,水量充沛,水质良好,进排水渠道畅通,运输道路出入方便,生产用电有保障。
池塘条件:鱼池大小和形状无特殊要求,一般以面积8-15亩为宜,高产鱼池水深要在2.5米左右。根据池塘面积大小,配备相应功率的增氧机和自动投料机。
苗种放养
放养前准备:选择海边捕捞的天然梭鱼苗或人工育苗场培育的鱼苗。天然苗需经培育和淡化,人工苗规格整齐。放养前对池塘进行清整与消毒,常用清塘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
放养模式:一般3月中旬放养规格25-50克/尾的一龄梭鱼鱼种1000~1200尾,年底亩产梭鱼500~600kg。可搭配放养银鲫、花白鲢等其它鱼种。
饲养管理
饲料与投喂:梭鱼是肉食性鱼类,饲料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如小型鱼类、虾类,也可以添加些沙丁鱼、鲢鱼、鲫鱼等。饵料要均匀投喂,不要堆积,以保证梭鱼均衡摄食。
日常管理:控制水温、溶解氧,保证良好的养殖环境。适时分养,每隔10天抽样检查1次。每天测量水质、水温。
疫病防治
疾病防治:在养殖过程中,要对池塘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鱼类的疾病。常见的梭鱼疾病有水病、红斑病、黑点病等。预防和治疗疾病主要是给予梭鱼饲料的补充,及时清理池塘底部污物,以维护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
收获
收获时机:大梭鱼3-4年后可以出栏,产量高,受到市场欢迎。出栏周期一般为3-5年。收获季节一般不宜迟过白露,因白露过后天气多变,鱼虾活动缓慢,不宜集中捕捞。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淡水梭鱼的养殖,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建议在养殖过程中,严格遵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梭鱼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