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养殖地点选择
选择地势无障碍、无工业污染的地区,确保水质清洁,避免有害物质污染。
盐度应在8%-30%之间,pH值控制在7.8-8.7之间,确保水质符合斑节虾生长要求。
水中铜、汞和锌等有害物质浓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考虑生物饵料资源丰富的地区,保证食物供应,同时交通便利、地形平坦有利于施工和管理。
虾池建造
虾池应选择矩形设计,面积2-15亩,便于管理和收获。
每个虾池都应配备排水和灌溉闸门,方便排水和清洁。
新建虾池处理
新虾池需浸泡水中至pH值稳定后消毒,确保水质达标。
老虾池在收获后需排干水,阳光下暴晒以杀死细菌和病毒,清除底部淤泥和杂草。
消毒培水
放苗前2个月进行池塘清理和消毒,排干水后暴晒15天,注入0.5米深的水,泼洒石灰水消毒。
消毒后注入新水,过滤后加到1.5米深,每亩施放50kg肥料,促进植物生长,为鱼苗提供饲料。
水质变绿后开始放苗。
鱼苗选择
选择活动活泼、无病、无损伤、颜色深、规格一致的苗种。
根据大小不同分开养殖,避免大小差异过大影响管理。
每亩放养规格在100g左右的苗种数量在300-350只,密度适中。
以上步骤摘自不同时间发布的资料,具体养殖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