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养殖调水的方法如下:
提升池塘水位:
针对池塘养殖水位偏低,外河水源较差的状况,可采取隔三差五少量多次逐步添加池水的方法,使池塘水位逐步提升到1.2米以上,每次加水时选择在晴好天气的上午10时到下午2时间进行。
增加水体溶氧:
有增氧设备的可在晴天中午坚持开启增氧机2小时以上,遇到阴雨天或天气突变,要及时开启增氧机。如无增氧机的可采用潜水泵在池内打循环水(时间在下午3时前,切忌在傍晚进行),增强水体的对流与交换。
生物调控水质:
选择由多种微生物菌种制成的生物制剂泼洒,调控水质,具体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例如,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它们可以分解水体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浮游生物可利用的营养。
清塘消毒:
在放养前,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清塘消毒,包括清除淤泥、消毒池底和池壁,以减少病原菌和寄生虫的数量,为养殖生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合理施肥:
有机肥和化肥的配合使用,既能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又能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水体污染。如常用的多效肥水先锋,富含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分子小易吸收,可以低温快速肥水,促进藻类和浮游植物的生长。
添加有益菌:
利用微生物制剂,如EM菌先锋、芽孢先锋等,定期投放这些微生物制剂,能有效调节水质,维持水体生态平衡。
增加溶氧量:
通过增氧设备或化学增氧剂,可以提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有利于水产动物的生长,并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同时,定期巡塘,观察水色、透明度、气味等指标,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水质。
定期加注新水:
在高密度养殖情况下,定期注水是调节水质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
定期搅动底泥:
搅动底泥可促进底质不断分解,间接控制水质变化。一般每10-15天搅动一次,每次搅动面积不少于水体面积的1/3,以晴天中午搅动效果最好,闷热天、气压低的天气不可搅动。
使用生物制剂:
如复合微生物制剂,可用生石灰化水后全池泼洒,注意用完微生物制剂后,不要马上使用消毒杀菌剂。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调节水养殖的水质,为养殖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