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大闸蟹的养殖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选定养殖条件
选择交通便利、池塘周围无噪音、水质良好且无污染、有固定水源的场地。
池塘消毒:使用石灰粉对池塘泼洒消毒,每亩地使用400斤至500斤石灰粉,消毒时间为7天至8天,之后放掉池塘中的水并清理淤泥或杂物,保持淤泥厚度在10厘米至15厘米。
水质调节
通过种植水藻、茭白、水花生、莲藕等水生植物来控制水质,池塘内65%至70%的面积需要种植这些植物。
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水,保持大棚内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并每隔一两周在饲料中混合磺胺类药物防治病害。
温度控制
冬季大部分时间内需将温度保持在15度左右,可以使用塑料大棚来保温。
水温过低会导致螃蟹冻伤,过高则会影响其生长速度,因此需要控制好水温。
饲料管理
冬季饵料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如浸泡后或煮熟的麦粒、黄豆、红薯、蔬菜等。
适当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摄入,如小杂鱼虾、蚕蛹、螺蚌肉、配合饲料等,以提高蟹的体质和产量。
疾病防治
定期进行消毒灭虫工作,使用药物或化学剂进行处理,但要注意不要过度使用。
每隔1-2周在饲料中拌饲适量的磺胺类和抗生素类药物,预防疾病的发生。
运输安全
刚起捕的蟹苗体质强健,适应能力强,南北温差小,便于操作和管理,运输安全可靠。
越冬后的蟹苗身体虚弱,抵抗力差,运输条件要求较高,需特别注意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控制。
囤养育肥
水泥池和土池养殖均需要搭建塑料大棚,室内不需要搭建保温设施。
囤养密度:水泥池每平方米1.5公斤至2公斤,土池每亩500公斤至700公斤,室内每平方米3公斤至5公斤。
其他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投饵,以免污染水质。
防止疾病的发生,及时进行消毒和治疗。
保持大棚密封性,防止有害生物进入。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冬季大闸蟹的养殖成活率和产量,确保其在冬季也能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