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粉蝗虫可以参考以下步骤和技巧:
养殖棚的建造
选址:选择通风向阳的地方,棚的地面要高于周围地面10厘米左右便于排水,土壤最好是砂壤土便于产取蝗虫卵。
建造面积:根据养殖数量确定,每1万只蝗虫约需15平方米。
支架和棚罩:用角铁、木棍等建造棚的支架,再按棚的大小,用纱网做棚罩,底边埋于地下,留下门口,门口上拉锁。
棚高:以1.5~2米为宜,为保温和防雨,棚外可罩塑料布。
饲料与营养
饲料种类:蝗虫的食性广泛,包括麦麸、粮食副产品、青菜、干鲜桑叶、豆科植物叶子以及各种昆虫的尸体。
发酵饲料:可以采用EM菌种发酵饲料,使用麦草、树叶、杂草、木屑、稻草、玉米秆等,通过EM菌种发酵液进行发酵后用于饲喂。发酵饲料不仅生产成本低,而且营养丰富。
饲料调配:在饲料调配和搅拌的过程中,要将预先调配好的发酵液一同洒入,通常含水量不超过40%,然后迅速放入密封池(桶)发酵。
饲养管理
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发育温度为25~32℃,相对湿度为85%~92%,土壤含水量15%~18%。
卵的孵化:在气温达到28~30℃时,蝗虫卵开始孵化。将无毒土壤和锯末粉按1∶2搅拌,含水量为20%~30%,铺3~5厘米的土在器皿中拍实,然后将蝗虫卵布于土上,盖上约1厘米厚的混合土,最后罩上一层薄膜。
幼虫饲养:刚出土的小蝗虫喜食鲜嫩的麦苗、玉米苗、杂草等单子叶植物。1~3龄的蝗虫应注意防雨,每5~7天蜕1次皮,共蜕5次。5龄以后的蝗虫逐渐开始交配产卵。
疾病与害虫防治
保持养殖环境的卫生与清洁,及时清理残渣和排放废水,以防止病虫害的滋生。
合理调控养殖箱的温度和湿度,为蝗虫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定期体检和隔离,发现病虫害及时进行处理。
收获与销售
养殖40-50天后,蝗虫可达500~700只/Kg,可以进行销售或留种产卵。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巧,可以有效地养殖粉蝗虫,并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和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