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债券的一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申报材料制作阶段
发行人形成发债意愿并与发改部门预沟通。
制作发行人本次债券发行的申请报告。
发行报批阶段
上报发行申报材料,按照公开发行企业债券申请材料目录及其规定格式,逐级上报企业债券发行方案。
经省发展改革委审核后,向国家发展改革委申请。
债券正式发行阶段
刊登发行公告,发行人应当通过指定媒体,在债券发行首日3日前公告企业债券发行公告或公司债券募集说明书。
发行公告和募集说明书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发行后期管理工作
实名制记账式企业债券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债权登记托管。
托管人为实名制记账式企业债券的法定债权登记人,在企业债券发行结束后负责对企业债券进行债权管理、权益监护和代理兑付,并负责向投资者提供有关信息服务。
此外,债券发行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定向发行
也被称为“私募发行”或“私下发行”,即面向特定投资者发行。一般由债券发行人与某些机构投资者(如人寿保险公司、养老基金、退休基金等)直接洽谈发行条件和其他具体事务,属直接发行。
承购包销
指发行人与由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组成的承销团通过协商条件签订承购包销合同,由承销团分销拟发行债券。
招标发行
指通过招标方式确定债券承销商和发行条件的发行方式。根据标的物不同,招标发行可分为价格招标、收益率招标;根据中标规则不同,可分为荷兰式招标(单一价格中标)和美式招标(多种价格中标)。
公募发行
是向社会广大公众发行的债券,可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开买卖。公募债券的发行必须经过国际上认可的债信评级机构的评级。借款人需将自己的各项情况公布于众。借款人每发行一次债券,都要重新确定一次债信级别。
私募发行
是私下向限定数量的投资人发行的债券。这种债券发行的金额较小、期限较短、不能上市公开买卖。但私募债券机动灵活,一般不需要债信评级机构评级,也不要发行人将自己的情况公布于众,发行手续较简便。
建议根据债券类型、发行规模、市场接受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发行方式,并严格按照相关法规和流程进行操作,以确保发行的成功和合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