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石材用品的会计分录可以根据采购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几种常见情况的会计分录:
实际成本法
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
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已验收入库:
```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
```
货款尚未支付,发票账单未到,材料已验收入库(暂估入账):
```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
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到,材料尚未验收入库:
```
借:在途物资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
材料收到并验收入库:
```
借:原材料
贷:在途物资
```
采用预付方式购入材料:
预付货款时:
```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
材料入库时:
```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预付账款
```
补付货款时:
```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
计划成本法
货款已经支付,发票账单已收到,同时材料验收入库:
```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
同时:
```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
单到货未到:
单到时:
```
借:材料采购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付票据/应付账款
```
材料验收入库时:
```
借:原材料
材料成本差异(超支差异)
贷:材料采购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差异)
```
货到单未到:
月末按计划成本暂估入账:
```
借:原材料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
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贷:原材料
```
单到时,再按“单货同到”处理。
发出材料
实际成本法:
```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贷:原材料
```
计划成本法:
```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
材料成本差异(节约)
贷:原材料
```
建议
实际成本法适用于货款已经支付或材料已经验收入库的情况,能够清晰反映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计划成本法适用于材料尚未入库但已经支付货款的情况,通过计划成本来核算,便于成本控制和差异分析。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确保会计分录的准确性和合规性,以符合税法要求和会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