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黄丫头(黄颡鱼)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可大可小,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以泥沙质底为佳。
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
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消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
池塘主养
鱼种规格以10--15厘米、体重15--35克左右为佳,每亩放2500--5000尾左右。
配养鲢、鳙鱼各100尾,用以调控水质。
饵料日投喂量,全价配合饲料按鱼体重的1%-4%左右、小杂鱼虾按体重10%左右投喂。
人工配合饲料可参照配方:鱼粉30%-40%、菜饼10%-35%、豆饼20-30%、次粉15%-18%、米皮糠10%-15%、诱食促长添加剂2%-5%。
对已经驯食的人繁种苗可直接投喂人工饲料,对天然种苗还须经驯食1周左右才能正常摄食人工饲料。
驯食方法:先用鱼糜沿池边泼撒,1-2天后,待鱼种开始前来摄食,再逐步添加人工饵料搅入鱼糜中定点投于水边,最后转为全部人工饲料进行定点、定时、定量投喂。
混养
黄颡鱼套养在其它养鱼池中,可以利用池内的一些野杂鱼虾,不必为黄颡鱼另行投喂饲料。
每亩放50-100尾规格在35克左右的鱼种,可获得10-15公斤商品黄颡鱼。
套养黄颡鱼种的放养规格不宜过小,池中不宜再配养其它凶猛的肉食性鱼类,如大口鲶、乌鳢等。
水质管理
定期更换池塘水质,保持水质清新。
控制池塘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数量,防止水质恶化。
定期检测池塘的pH值、溶解氧等水质指标,确保水质适宜黄颡鱼生长。
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发现疾病及时治疗。
使用生物防治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止疾病扩散。
养殖设施
配备必要的养殖设备,如增氧机、投饵机等。
养殖池塘应设置防护设施,防止敌害入侵。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黄丫头,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