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毛菇的步骤如下:
选地整地
毛慈菇适合在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土壤中生长,可选择林下或山谷等荫蔽环境的土地。
种植前,先将土地深翻20 - 30厘米,清除杂草、树根等杂物,然后施足基肥,一般用腐熟农家肥,每亩施2000 - 3000千克左右,再将土耙平。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种子细小,在9 - 10月左右,当果实成熟后采集种子,随采随播。播种前将种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左右,播在苗床上,苗床土壤要疏松肥沃,播种后覆盖一层薄土,以不见种子为宜,然后保持土壤湿润。
块茎繁殖:一般在春季3 - 4月或秋季10 - 11月进行。选择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块茎,切成小块,每块有1 - 2个芽眼,伤口用草木灰涂抹后进行栽种,株行距为10 - 15厘米×10 - 15厘米,种植深度为3 - 5厘米。
田间管理
光照和温度管理:毛慈菇喜阴,要避免阳光直射,可搭建遮阳棚,遮光率在60% - 70%左右。它适宜生长温度为15 - 25℃,夏季高温时要注意通风降温,冬季注意防寒。
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一般每周浇水1 - 2次,具体频率要根据天气和土壤湿度来定。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防止块茎腐烂。
施肥管理:在生长季节,可适当追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在春季和秋季各追肥一次,每亩施有机肥1000 - 1500千克、过磷酸钙20 - 30千克。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根腐病和叶斑病。应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如使用生物防治剂或化学农药。
采收
当毛慈菇的菌盖边缘呈现波浪状时,即可进行采收。采收前1天停止喷水,采收时一手按住菇面,另一手往菇脚的底部左右旋转摘下。采收后,停止喷水2~3天,清理干净菇脚,保持高的湿度,等待第二次出菇。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毛慈菇,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