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旱地养殖蚂蟥,可以参照以下步骤和技术:
选址建池
选择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池宽3米,深1米,长不限。池对角设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蟥栖息。
防逃措施
在池塘的外围砌防逃墙,高度一般在80~90厘米以上,内侧用水泥、沙子抹成麻面,防止蚂蟥外逃。
投放苗种
人工养殖以金钱蛭(俗称牛蚂蟥)为好,也可投放茶色蛭。苗种投放标准为每立方米可放养1万条左右,选种标准是健壮、无伤、规格大(20~30克最好)。
饵料喂养
蚂蟥主食螺、蚌、蛙、龟鳖、蚯蚓以及哺乳类动物的血液。人工饲养可利用各种血拌饲料、草粉,甚至粪便等。动物血一般每星期喂一次,把猪牛羊等动物血凝块放入池中,每隔5米放一块,蚂蟥嗅到腥味后很快会聚拢来,吸食后自行散去。
水质管理
蚂蟥虽能在污水中生长,但人工养殖密度高,故水质宜保持清新,同时要保证一定的溶氧量。当水中含氧量低于2毫克/升时,蚂蟥会浮出水面并出现不安现象。
越冬管理
选个体大、生长健壮的留种,每亩应留10~15公斤,集中投入育种池内越冬。
日常观察
注意观察蚂蟥的繁殖情况,确保养殖成功。繁殖期内,如果水漫过土床7天左右,蚂蟥卵就会因缺氧而死亡。
饲料投放
每667平方米水面应投入50千克左右的田螺。另外,每周应为蚂蟥投放1次畜禽血块,但血块中不能含盐。可将血块放在木块上,使其浮在水面上。
环境调节
养殖期间应控制好水质,禁止在池塘的进水口处使用农药、化工品,避免水源受到污染。水温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温度过低的井水不宜用来养殖水蛭。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旱地进行蚂蟥的养殖,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