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驼鸟幼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和湿度控制
雏鸵鸟的头5日龄内,育雏箱的温度应控制在32℃-35℃,之后每周降低2℃-3℃,直至降至21℃-22℃。
湿度应控制在60%-70%之间。
日常管理和通风
注意通风换气,尤其是6周龄以下的雏鸵鸟,夜间照明应使用100瓦的白炽灯。
场地应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有玻璃渣、树枝、铁丝、塑料布、石子等杂物,以防雏鸟误食。
饲料选择
饲料主要分为青绿饲料和精饲料两大类。青绿饲料包括各种牧草、块根块茎类、蔬菜等,如苜蓿、三叶草叶、白菜叶等。精饲料包括玉米、小麦、豆粕、麸皮、鱼粉、食盐、磷酸氢钙、贝壳粉、骨粉等,以及必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小鸵鸟的精饲料配方示例:玉米56%、小麦6%、豆粕12%、麸皮3%、鱼粉6%、草粉10%、食盐0.4%、碳酸氢钙1.8%、贝壳粉0.8%、骨粉3%、活力金维1%。
饲养密度
初生雏鸟的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6只,随着日龄增加,密度逐步降低,到3月龄时每只雏鸟至少需要2平方米的空间。
疾病防治
雏鸵鸟抵抗力较弱,需注意预防疾病,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定期进行消毒。
常见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于空气混浊、环境脏乱、地面潮湿等原因造成。
适时分群
随着雏鸟的生长,应根据其健康状况和体型进行分群,避免雏鸟之间互相挤压或争斗。
适时增加运动
雏鸟在1周龄后应逐渐增加在运动场上的活动时间,以促进其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驼鸟幼苗的成活率,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