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养殖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品种选择
选择生产性能高、抗病力强的牛种,如夏洛来、兰白花、西门塔尔、皮蒙特、海福特、安格斯、南德文牛等纯种或杂交后代。
牛舍建设
牛舍应冬暖夏凉,每天定时清除粪便,中午通风换气,刷拭牛体,定时牵到舍外晒太阳。牛舍建设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如木料、砖石等,尽量节约成本。
饲料管理
草料:利用当地农作物秸秆、青绿草料等,确保草料供应充足。春季饲喂要多样化,冬季要混合搭配精料和粗料。
精饲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麦麸等,补饲必需的营养饲料。氨化草可以提高营养转化率和适口性。
添加剂:可以适当添加尿素等添加剂,提高饲料报酬。
驱虫与防病
定期给牛驱虫,特别是在春季和秋季进行两次驱虫。做好牛舍、牛体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工作,保证牛饲料及饮水卫生安全。
饲养管理
每天定时饲喂两次,其余时间在活动场地休息。保持牛舍干燥清洁,定期清理牛舍。
饮水设施要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清水供应,特别是在冬季要注意保暖,防止冰冻。
规模与结构
根据家庭综合条件确定养牛规模,一般每个劳动力饲养10~30头牛为宜。牛群结构要合理,包括成年母牛、后备母牛、公牛和犊牛,以提高经济效益。
选育与杂交
选择较好的种牛,进行科学的选育和杂交,提高肉牛的生产性能和肉质。
日常观察
注意观察牛的精神状态、被毛和皮肤、行走姿势、呼吸、眼结膜、鼻镜和鼻腔、粪便、口色和舌苔、饮食和饮水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健康问题。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科学管理,可以在农村有效地养殖牛,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