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泥鳅的养殖方法如下:
建塘要求
池塘面积以5-10亩为宜,水深以1.5-1.8米为宜。
在初春放泥鳅苗前20天,要用生石灰清理1次池塘,再用增氧颗粒和复合盐将水质进行改善,利于其生长。
放养苗种
选择生长健康、表皮未受损的泥鳅苗进行放养。
在放养前,要用食盐水淋1遍鱼种,起到消毒的作用,一般每亩放养1万尾泥鳅苗。若养殖密度过多,会出现争夺食物的情况。
投喂食物
将泥鳅苗放入池塘中后,要在池旁放置6个专门装饲料的桶,每个桶中装入10斤专用膨化类饲料。
-最开始投喂的饲料直径要为0.3毫米,投喂10天后用直径0.5毫米的饲料。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喜食有机碎屑及浮游生物、底栖动物等。在成鳅养殖阶段,除施基肥外,还应根据水色,及时施加追肥。当水温在20℃以下时,以摄取植物性饵料为主,约占60~70%;水温在21~23℃时,动植物饵料各占50%;当水温超过24℃时,植物性饵料应减少到30~40%。
日常管理
经常换水,每次换水时先把部分水排出,再注入新水,使池水颜色呈黄绿色。
每隔一段时间在池中泼洒酵母菌、EM菌等生物制剂,起到调节水质的作用。这种水溶氧量较高,水质良好,适宜于泥鳅生长。
坚持每天巡塘,注意池水的水色变化和泥鳅活动情况。勤打扫饲料台并定期消毒,发现病害时及时治疗。对进、排水口,塘埂要经常检查,发现漏洞及时修复。
运输
运输泥鳅时,应避免使用漂白粉水,最好使用沉淀后的水。温度不限,如果有乡下的水最好。
养殖设施
如果在家中养殖,可以使用盆子,底部放一些泥土和底沙,放入泥鳅后倒入一半的水,放置在散射光照处养护。每天喂食两次,喂食内容可以包括米糠、鱼肉、动物内脏、豆饼豆渣等。
通过以上步骤,你可以成功地放生并养殖泥鳅。注意养殖过程中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并注意观察泥鳅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料和养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