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养殖红虫的方法如下:
水位要求
人工养殖过程中,水的深度一般保持在三厘米到五厘米左右,特别是在春天,水位可以稍微降低以提高水温,晚上则加深水位以保暖。
流速要求
红虫不喜欢水流速度过快,以免冲刷掉泥土中的营养物质和虫卵;同时,水流速度也不能过小,以免影响红虫的粪便排出,导致水质污染。
环境要求
红虫喜欢水流平稳的肥水环境,可以使用天然纯净水或经过阳光照射的自来水养殖,注意每天及时更换水,并采取保暖措施。
饲喂要求
红虫主要食用有机肥料和具有酸甜味的食物,如动物家禽粪便、生活污水、农副产品加工后的废弃物等。一般三天左右需要喂养一次,一亩田每次施肥50千克以上,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后泼洒。
选田与培田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水田作为养殖基地,或将有充足水源的旱田改为水田。要求蚓田有0.5%-1%的坡度,并在进、排水口处设置栏栅以防敌害生物进入。在田内开挖环形沟,以便水能排放完,培养基要耙平,使培养基淹水深度一致。
引种与接种
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引种接种,以春夏为佳。采种蚓可连同污泥、废渣一起运回,并均匀洒在培养基表面,接种后恢复流水。
饵料与投饲
红虫主要取食泥中的有机腐屑,喜欢甜酸味的饵料。投饲前至投饲后半小时应停水,避免粪肥流失。投饲量要根据气温和预期产量调节,少量多次投喂。
擂田与晒田
擂田是每隔10-15天将田内的培养基仔细翻动一次,防止板结和有害气体积聚。晒田是在晴天排干积水,使培养基在太阳下曝晒几天,促进水蚯蚓生长和繁殖。
水质与调控
水深调控在3厘米左右,保持适当的水流速度,避免过大的水流带走营养物质和卵,同时保持水质清洁,防止有害物质污染。
采收与提纯
采收前断水或减少水流量,造成缺氧,然后用网片舀取红虫。采收后的红虫可进行提纯,先淘洗去泥沙,然后放入纱布中,待其钻出后取出纯净红虫。
暂养与外运
暂养池为条形混凝土结构,保持一定水流,每天翻动两次。短途运输可用盆装水蚯蚓,长途运输则需充氧包装。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水田中进行红虫的养殖,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