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豆浆螺的方法如下:
清塘消毒
修建高1-1.5米的池塘,修建后暴晒两天,并泼洒生石灰消毒。
施加基肥
养殖期间需要往池塘中施加腐熟的豆饼肥和家畜粪便,让水质更肥沃,利于藻类生长。
投放种苗
选壳上带微刺、壳尖短小且带红色的小螺丝,清塘15天后将螺丝苗放入池塘中,并泼洒豆浆、豆渣,促使螺丝生长。
投食频率
建议分早中晚三次投食,以利于螺蛳的生长和繁殖。
放养时间和密度
待养殖池药性消逝后,在清明前15天开始放养,一般每亩放养20-30千克,最好每亩套养2-3斤田螺。
搭配养殖
螺蛳可以搭配以草食鱼为主(草、鲫、鳊)的鱼类混养,0.5-0.8万尾/亩,另外配养3-5尾/亩青鱼,规格10尾/斤,控制螺蛳数量。
繁殖管理
螺蛳一年有两个排卵期,一是春季清明前后,二是秋季,排卵与鲫鱼一样,是分次分批排卵的,成熟一批排一批,仔螺经过2-3周后开始吃食,此时投喂饵料可以与夏花培育同时进行。
饵料投喂
螺蛳主要食水中浮游植物及水中的腐植质(包括豆浆、豆饼、菜饼屑),是通过水的过滤达到摄食作用,在投饲施肥上要实行少量多次原则。
水质管理
每日进行巡塘,看水温以及氧含量,如缺氧要及时开动增氧泵或换水,保持水质肥活爽嫩,看水施肥,看水投饵。
捕捞
螺蛳捕捞实行捕大留小原则,以保持池塘中螺蛳的种群密度和生长环境。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豆浆螺,获得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螺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