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鱼排养殖中,用药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挂袋(篓)法
将药物放在布袋、竹篓或袋泡茶纸滤袋中挂在投饵区,形成一个药液区。当养殖的水产动物进入食区或食台时,使其体表得到消毒和杀灭体外病原体的机会。通常需要连续挂三天,常用药物为漂白粉和敌百虫。
浸洗法
将有病的鱼集中到较小的容器中,放在按特定配制的药液中进行短时间强迫浸浴,以杀灭体表病原体。适用于个别或小批量患病的情况。药浴法主要是驱除体表寄生虫及治疗细菌性的外部疾病,也可利用皮肤组织的吸收作用治疗细菌性内部疾病。具体用法包括短时间药浴时使用浓度高、时间短的药物,如亚甲基蓝、红药水、敌百虫、高锰酸钾等;长时间药浴则用食盐水、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呋喃剂、抗生素等。
遍洒法
将配制好的药液遍洒全鱼池,使鱼池水达到一定的浓度,以杀灭鱼池中及鱼体表外的病原体。这种方法适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具体操作是将盛有药物的篓或袋悬挂在鱼池食场周围,形成一定范围的消毒区,以杀灭摄食鱼鱼体表面的病原体。另外,还可以将病鱼喜欢吃的饵料,连同一定量的药物或疫苗,加上一点无毒的黏合剂一起拌匀,制成药饵投喂,以杀灭鱼体内的病原体。
注射法
注射法具有疗效好、吸收快、进入鱼体的药量准确的优点。常用的注射法有腹腔注射和肌肉注射。这种方法一般只在人工注射疫苗及给鱼治疗时使用。
涂抹法
这种方法只在注射催产剂及亲鱼检查时使用,具有副作用小、使用安全、方便、用药量小的优点。方法是用较浓的药液涂抹鱼体表面患病的地方,以杀灭鱼体的病原体。涂抹时应注意将鱼头持向上方,防止药液流人鱼鳃造成危害。
水体消毒药
常用于水体消毒的药物主要是生石灰和含氯消毒剂。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杀灭水体中的病原体,预防疾病的发生。
预防治疗药物
这类药物包括氧化剂、重金属盐、染料、磺胺类、抗生素、呋喃类、中草药和疫苗等。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建议
合理用药:根据鱼排养殖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给药方法,避免滥用药物。
科学配比:严格按照药物的使用说明和推荐剂量进行配比,确保药物效果的最大化。
观察效果:在用药期间,要密切观察鱼群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环保意识:在使用药物时,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药物残留对水体造成污染。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鱼排养殖中的疾病,保障鱼群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