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鲟鱼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建设养殖场
池塘养殖:如果有池塘,则优先选择。池塘的长宽深分别为4米、3米和2米以上,水质要求干净无污染,且为流动水养殖。
水泥池养殖:如果没有池塘,则需要修建水泥池,规格约为长4米、宽3米、深2米以上,附近要有干净水源,最好为活水养殖。
养殖准备
清洗消毒:养殖前要清洗水泥池,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之后洗刷干净并换清水浸泡几天。
设备准备:需要准备饲料、增氧机、进出水口的网纱过滤装置等。
鱼苗放养
鱼苗消毒:放养前鱼苗需用盐水或石灰水浸泡消毒,彻底杀菌后清洗干净。
放养密度:放养密度根据鱼苗大小和水温等因素决定,一般每立方米放养3万尾左右。
水深和水温:放养初期水深约30厘米,水温应控制在20-25℃之间,以利于鱼苗适应。
喂养
饲料类型: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喂食水底生物如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等,也可以投喂人工配制的饲料,包括骨粉、鱼粉等。
投喂方法:每天定时喂食,食物要干净消毒,注意观察鱼苗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喂量和种类。
管理任务
水质管理:定期更换水,保持水质清洁,溶氧量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pH值控制在7-8。
增氧:水中溶氧量低时,要及时使用增氧机增氧,防止鱼浮头。
疾病防治:注意观察鱼苗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转塘
驯化:养殖1个月左右,体长达到15厘米后,可以开始驯化鱼苗吃颗粒饵料,然后转入成鱼养殖。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幼年鲟鱼,确保其健康成长。建议在养殖过程中,严格按照上述步骤操作,并注意观察鱼苗的生长情况,及时调整养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