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鲈鱼怎么养殖

陈老师育儿 · 2025-01-08 09:03:18

黑鲈鱼的养殖主要包括池塘选择、清整、苗种选择、放养、投饲管理以及疾病防治等环节。以下是详细的养殖步骤和建议:

池塘选择与清整

池塘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良好、交通方便、通电通水的地区建造养殖池塘。池塘面积以2-5亩为宜,水深1.5-2.0米。池塘应具备独立的进排水系统,池底平坦,无渗漏,淤泥厚度小于10厘米。池坡土质较硬,坡比为1.0∶1.5~1.0∶2.0。每口池塘配备3kW叶轮式增氧机一台。

池塘清整:鱼种放养前10-15天用药物进行清塘,一般用生石灰75千克/亩或漂白粉(含有效氯15%以上)1毫克/升全池泼洒。清塘后2-3天加水至水深0.8-1.2米。

苗种选择与放养

苗种选择:选择经过人工驯化、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鱼苗种。苗种规格一般分为3cm-5cm的小苗和100g-200g的大规格鱼种。苗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表光滑、无病无伤、游动活泼、溯水力强。放养前用20-30mg/L聚维酮碘浸浴10-20分钟。

放养密度:小苗放养密度为2000尾/亩-5000尾/亩,大规格鱼种放养密度为1500尾/亩-2500尾/亩。具体密度根据池塘条件、饵料供应情况等因素适当调整。

投饲管理

饲料选择:养殖全程投喂大口黑鲈全价配合饲料,根据鱼体大小选择饲料规格。养殖初期,鱼种较小,投喂较小粒径的饲料颗粒(粒径3.0mm),日投喂量约为鱼体质量的3%。投饲通常按照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采用早、晚两次投喂,06:00—08:00及16:00—18:00各投喂1次。

施肥与水质管理:养殖过程中适当增加换水次数,保持水质清新。池塘消毒后1周,灌水60-80cm,施加有机肥200kg/亩,促进浮游生物繁殖,为鱼苗提供饵料生物。施肥应在晴天上午进行,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透明度保持在25-30cm,水色以绿豆青为好。

疾病防治

疾病预防:定期检查池塘水质和鱼体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养殖过程中应使用聚维酮碘等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防止病原体传播。

其他管理

增氧:在养殖过程中,应适时开启增氧机,保证水体溶氧量在3mg/L以上,特别是在高温季节和养殖后期,增氧设备的使用尤为重要。

分级分池:在养殖过程中,应适时分级分池,调整放养密度,使同一规格的苗处于最佳生存密度,提高饵料转化率和饲料利用率,减少相互残杀的机会。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可以有效地进行黑鲈鱼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成活率。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