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螃蟹养殖的关键时期,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管理措施:
水质管理
定期换水:每10-15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0厘米左右,保持水质清新。
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每10-15天泼洒一次生石灰,每次每亩使用10-15公斤。
增氧:使用微孔增氧设备或泼洒增氧剂,如“久久氧”,以促进螃蟹顺利蜕壳。
水质改良: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避开蜕壳期,补施生石灰和磷酸二氢钙。
水位调节
调整水位:当蟹池水温逐渐下降并稳定在28℃以下时,及时调整水位,平均水深掌握在1~1.2米之间。
注排水:一般3~5天注排水一次,注排水应比夏季增强。
饵料投喂
前期饲料:前期以颗粒料为主,辅以麦类、玉米及新鲜水草,精料投喂量占蟹类3-5%,颗粒饲料蛋白质含量28-30%。
后期饲料:中秋以后主投颗粒料,蛋白质含量30%以上,投喂量逐步减少到蟹量的1%左右。
饵料种类:饵料要求做到精、粗结合,动、植物性饵料合理搭配,并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如小杂鱼虾、螺蚬蚌肉、动物内脏等。
保护水草
防止水草腐烂:加深加肥的水体对池中水草不利,应通过适当换水和使用护草活水素等护草调水剂保护水草。
控制水草密度:合理控制水草密度和分布,及时捞出多余和已死亡的水草,减少因水草腐烂引发的病害及耗氧。
补放螺蛳
亩放活螺蛳:500公斤左右,以保证螃蟹后期有充足的活饵。
疾病防治
定期消毒:每10-15天泼洒生石灰或二氧化氯进行杀菌消毒,预防疾病。
饲料中添加杀菌药物:如“克抖威”、“蟹安三号”等,以防治抖抖病。
防止水温变化:保持一定的水位,防止水温剧变,加注新水时温差不超过3℃。
防逃措施
检查防逃设施:秋季螃蟹活动频繁,需认真检查防逃设施,防止螃蟹逃逸。
及时出售
出售性成熟蟹:每年霜降前后,应及时捕捉上市出售性成熟的螃蟹,避免因性成熟导致的死亡。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证螃蟹在秋季的健康生长和顺利蜕壳,从而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