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程序怎么走

图灵教育 · 2025-01-08 09:55:56

工伤保险赔偿流程如下:

工伤报告程序

用人单位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若用人单位未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程序

一般情况下,职工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社保部门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申请人对不予受理决定不服或者对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或者停工留薪期满(含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延长期限),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向工伤发生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鉴定结论分为十级,一级最重,十级最轻。职工或用人单位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再次鉴定。

协商赔偿程序

工伤鉴定以后,就可以依据鉴定的标准计算出赔偿数额。单位投了工伤保险的,就直接由国家工伤保险机构依据标准发放工伤保险待遇。没有投保的,则依据标准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劳动仲裁程序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不了的,则可以依据劳动仲裁法规提起仲裁程序。经仲裁裁决,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用人单位不履行裁决书规定的义务,申请人民法院执行。

建议:

劳动者在发生工伤后,应尽快向用人单位报告,并要求用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若用人单位未履行申报义务,劳动者可自行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妥善保留所有相关医疗费用单据,以便后续报销。

劳动者应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与用人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如协商不成,可通过仲裁或法律途径解决。

相关推荐

(c)2008-2025 广知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2023002720号-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