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北地区养殖鱼类,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环境和资源条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养殖方法和建议:
池塘养殖
池塘选择:选择淤泥少、池底平坦、保水深度1.5米、面积在5亩左右的池塘作为养殖池。
清整:在养殖前一个月左右排干池水,用漂白粉消毒,之后晒塘;做好进排水口过滤和放逃设施。
施肥注水:在放苗前10天,亩施专用有机肥200公斤,注水80-100厘米。
增氧机安装:选择水车式增氧机,四角按同方向安装增氧机,亩配套功率为1-2千瓦。
水质培育:引种小球藻,EM菌扩繁后全池泼洒,每天中午开增氧机2-3小时,使放苗前水质肥、活、爽,水质指标稳定在pH8.5左右,氨氮0.01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为零,盐度为养殖池自然盐度(一般盐碱地盐度为4左右)。
鱼种放养
放养前准备:鱼种放养前进行清塘消毒,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清塘规格克,放养规格的夏花鱼种尾/尾/,鲢、鳙鱼的比例为尾/尾/,鲢、鳙鱼的比例为尾/尾/。
放养密度:在小塘内进行高密暂养,放万尾/万尾/,先用豆浆喂一周,再用破碎的配合饲料驯化投喂。
夏花鱼种培育:月上旬购进的乌仔头,在小塘内进行高密暂养,放万尾/万尾/,先用豆浆喂一周,再用破碎的配合饲料驯化投喂。月下旬至月初,池深,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初,即可养成规格的夏花鱼种,准备分池饲养。
饲料投喂
科学投饵施肥:坚持定时、定质、定位、定量的原则,选择来源广、适口性好、营养全面、价格低廉的饲料品种,根据水温、天气情况、水环境和鱼的摄食状况,确定投喂量和投喂次数。夏天水温高,气候多变,要防止鱼类浮头,早上、中午可适当多投,傍晚应少投。
水质管理
水质调控:定期检测水质指标,保持水质稳定,pH值在7.5到8.5之间,氨氮0.01毫克/升以下,亚硝酸盐为零,盐度为养殖池自然盐度。使用水美静、深典等水质改良剂,晴天上午先用“水美静”,下午用“深典”,根据情况酌情增加用量。
疾病防治
预防措施:定期更换部分水体,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养殖池,使用生物制剂如EM菌等保持水体有益微生物的平衡。
应急处理:发现鱼类异常时,及时检查病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降低水温、增加溶氧、使用抗菌药物等。
其他养殖方式
庭院养殖:利用庭院中的水鱼类养殖,增加收入,美化庭院。
稻田养植:利用稻田水质环境养殖鱼类,实现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的双丰收。
网箱养殖:在条件和环境优越的较大水面上应用池塘静息技术,实现高产养殖。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西北地区有效地进行鱼类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建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养殖技术,并注意观察鱼类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