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昆虫的养殖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天然饲料饲养和人工饲料饲养。以下是具体的养殖步骤和注意事项:
天然饲料饲养
选择合适的饲料
天然食物:如蚜虫、小菜蛾、二化螟等昆虫可以选用室内培育的植物小苗连续饲养。
寄主植物:某些昆虫需要特定的寄主植物,如三化螟幼虫可以用稻秧饲养,粘虫可以用麦苗、玉米苗等天然饲料饲养。
饲养条件
温度:大多数昆虫在5~15℃以上生长较好,具体温度需求因昆虫种类而异。
湿度:保持70~80%的相对湿度对多数昆虫的蛹有利,成虫羽化一般需85%以上的相对湿度。
光照:光照对昆虫的休眠、滞育有决定性作用,需要确保充足的光照。
通风:良好的通风环境有助于防止疾病和保持昆虫健康。
管理
饲料供给:可以一次性供给饲料,也可以添加或更换饲料。幼虫蜕皮或正蜕皮时不要换饲料,以免造成死亡。
卫生: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残渣和死亡虫子,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人工饲料饲养
选择合适的饲料
人工配方:可以选用市售的人工昆虫饲料,也可以自行配制,根据昆虫的营养需求进行调配。
营养补充:为了满足昆虫的生理需求,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必要的营养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饲养设备
饲养缸:适合小型饲养,如家庭常用普通缸,内壁要光滑,防止昆虫外爬。
饲养坑(池):适合在室内或室外使用,坑内可以分格,深度约为0.8尺,四周用砖砌成,高出地面1尺。
饲养柜:多层立体形,适合饲养多种昆虫,形状似柜。
管理
温度控制:根据昆虫的需求,保持养殖场内的温度在适宜范围内,如20-30°C。
湿度控制:保持养殖场内的湿度适中,避免过湿或过干。
饲料供给:定期更换新鲜饲料,保持食物来源的多样化和新鲜度。
疾病防治:定期检查虫子的生长情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综合饲养方法
当天然饲料饲养达不到满意效果或天然饲料一时供应不足时,可以采用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配合饲养的方法。例如,三化螟幼虫在冬季用人工饲料饲养,春、夏季则用麦苗、玉米苗等天然饲料饲养,以保持室内种群活力。
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品种:根据养殖目的选择合适的昆虫品种,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生长速度。
场地选择:选择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场地,并确保场地干燥。
卫生管理: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定期清理残渣和死亡虫子,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原始昆虫,并根据不同的昆虫种类和需求进行适当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