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艾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选地
蕲艾适合生长在阳光充足、土壤肥沃松润及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及粘壤土中。坡地、平地均可种植,也可利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种植。
整地
冬前深翻冻伐土层,使土壤疏松熟化,春后犁耙三次,土细松软,利于蕲艾根系生长。结合犁耙整地亩一次性施足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或进口复合肥60-75公斤,均匀混合翻入土层,然后整厢修沟,一般整成厢宽1.2米,沟深宽各0.3米的瓦背畦,四周开好排水沟,以利排水。
种苗繁殖
分株繁殖:3-4月份,在雨后土壤湿润时,挖取艾的全株,根据幼苗的自然分布情况分成数株,移栽于大田,定植株行距30cm×30cm,移栽成活后加强除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作种蔸用的大田定植密度可稀些,一般株行距50×60cm。
种子繁殖:采种与种子处理,收获前选择品种纯正、植株健壮的植株留作采种,种子成熟后晾干脱粒,用温水浸泡5-6小时,漂去浮于水面的种子,捞出沉底种子晾干种皮表面水分。播种期一般选择春季,具体播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而定。
栽植
栽植时间2至3月份,每公顷≤83250穴,每穴2至3株。栽植密度一般为每公顷150株/m²,平均每株产干艾叶4g,单产干艾叶约5250kg/hm²。
田间管理
土壤耕整:4月上旬,中耕除草1次,深度15cm。6月中上旬蕲艾采收后翻晒园地,清除残枝败叶,疏除过密的茎基和宿根,深度15cm。
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年每公顷施有机肥≥45000公斤。
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及时防治病虫害。
采收
采收期一般为端午节前后一周,在晴天中午12至14时采收。采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至叶面无水,再脱取艾叶。艾叶晒干或烘干后要放在药材仓库贮藏,严防虫蛀霉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蕲艾,获得高质量的艾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