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的人工养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网箱养殖
网箱设置: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的水域,如山谷型水库,设置规格为5米×5米或4米×4米的网箱,网衣采用聚乙烯结构,网目大小根据放养鲟种规格而定,确保不逃鱼、水体交换和底网片不漏饵。网箱应设置在水质条件良好、水深8米以上的地方,并具有微流、避风、向阳和水面宽等条件。
苗种放养:4月中旬设置好网箱,放养时间以4月中下旬为宜,水温10-15℃左右。放养规格越大越好,一般为每尾75-150克,放养密度为40-50尾/平方米。鱼种入箱前用3%-4%的盐水消毒,运输水与水库水水温相差不超过5℃。
饲料投喂:使用人工配合颗粒料,蛋白质含量42%-45%,主要原料包括鱼粉、酵母、血粉、小麦、玉米、蚕蛹等。颗粒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高,保持半小时以上。鱼种入箱后应停止投饵2-3天,然后开始投饵,每天早中晚各投饵一次,夜间投喂一次,日投饵量为箱内鱼体重的2%-4%。
日常管理:安排专人守护,坚持早中晚巡箱检查,确保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体溶氧量充足。
陆地流水养殖
建设养殖场:养殖鲟鱼需要较大的池塘或水泥池,池子长4米、宽3米、深2米以上,附近要有干净水源,最好采用活水养殖。育苗设施要单独建设,使用大型塑料容器进行育苗。
养殖准备:放养前要清洗水泥池,泼洒石灰溶液浸泡一周,之后换清水浸泡几天。养殖前放掉旧水,重新灌水,水位保持在1.5米左右。放养前要准备饲料和增氧机,进出水口要覆盖网纱,过滤水源。
鱼苗放养:放养前鱼苗要用盐水或石灰水浸泡消毒,彻底杀菌后清洗干净放养。放养健康鱼苗,水深在30厘米左右,注意温水养殖。放养的鱼苗要大小一致,生长均衡。下池前先放几条试水,无不良反应后再全放。
喂养:鲟鱼是食肉鱼类,主要吃水底生物,可以投放小鱼虾、昆虫幼虫、养殖的饲料虫、蛆虫、蚯蚓等,也可以喂食人为配制的饲料,如骨粉、鱼粉等。喂食的食物要干净、消毒。
管理任务:每天定时喂食、消毒食物、打捞食物残渣。水质不干净时要赶紧换水、定时消毒。养殖水深要在1.5米左右,水中无氧时要使用增氧机增氧。
工厂化养殖
工厂化养殖模式是通过建立现代化的大型工厂,在工厂中建立完善的养殖系统,采用室内循环水的养殖方式,实现全程信息化监控管理和机械化操作。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抗自然灾害能力强,节约人力成本,水温可人工控制,保证鱼子酱的供应不季节性。缺点是养殖成本高,成熟原料雌鱼品质较低。
建议
选择养殖模式:根据养殖规模、资金和技术条件选择合适的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适合大规模、高密度的养殖,网箱养殖适合小规模、高品质养殖,陆地流水养殖适合中等规模、注重水质和稳定水源的养殖。
注重水质管理:鲟鱼对水质要求高,需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质清洁,使用增氧设备保证溶氧量充足。
合理投喂饲料:根据鱼体大小和生长阶段合理投喂饲料,保证营养均衡,避免浪费和环境污染。
疾病防治:定期进行疾病检查和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常见病害,确保养殖过程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