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冬虫夏草的人工种植方法如下:
获取菌种
选择适应性强、出草率高的种源,建议从有科研实力、具备试验条件的正规单位引种,以保证生产效果。
制作培养基
将大米或小麦按每袋50克或100克分装入塑料袋。
将1.5升50℃的热水倒入干净盆内,加入虫草专用防污剂并搅至完全溶解,制成营养液。
按料水比1克:1.5毫升称取营养液,倒入装好大米的塑料袋内,分装完后用塑料绳将每个塑料袋中部和口部各扎一道。
灭菌
将培养料袋放入灭菌锅,升温至100℃保持1小时。
灭菌后取出,冷却后移入接种室,用优质气雾消毒剂或常规方法密闭消毒30分钟。
接种
进入接种室应迅速关好门,防止含有杂菌的空气进入。
接种工具、菌种外壁以及操作人员的双手等,用75%酒精擦拭或浸沾消毒。
用接种工具挖取豆粒大小的菌种2-3块,接入培养基面上,稍扎紧袋口。
栽培管理
北虫草属中低温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0℃,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15-25℃,子座最适生长温度为18-22℃。
最初将温度保持15-18℃遮光培养,当菌丝生长至培养基1/2-2/3时,可将温度升至20℃。
当子座长至1厘米,刚好对栽培袋通气,温度保持18-22℃,空气相对湿度80-90%。
采收
当子座呈橘红色或橘黄色,棒状不再生长后,即可采收。
采收时打开袋口,用小刀或剪刀把子座从基部采下,放入洁净的容器内,烘干或晾干,干燥后直接放入可以密封的塑料袋保存或出售。
建议
选择合适的种植场地:室内种植可选择瓶栽、箱栽或床架种植,室外种植推荐使用露地栽或畦式种植,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
保持适宜的环境条件: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光照,确保北冬虫夏草的正常生长。
定期消毒:在接种室和培养过程中,定期进行消毒,防止杂菌污染。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北冬虫夏草的人工种植。